楊小微 特聘教授


發佈日期:2020/09/26
  • 分享至:

研究領域:

教學論、教育研究方法、課程論、教育學原理研究和基礎教育改革


聯繫資料:

xwyang2001@hotmail.com


個人介紹

楊小微,現任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所長,中國共產黨黨員,兼任華東師範大學師資隊伍建設委員會委員、繁榮計畫學術委員會委員,《基礎教育》(雙月刊)主編,湖北“楚天學者”湖北大學講座教授,西南師範大學(現改名為西南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兼職教授,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實驗分會副理事長、教育學分會教學論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


1983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教育系,獲學士學位;1986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教育系,獲碩士學位;2002年畢業于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獲教育學博士學位。1999-2000年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師學院訪學6個月。1986年自華中師範大學畢業後留校,先後任講師、副教授,1997年晉升教授,曾擔任副系主任、副院長等職。2003年調入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系,2006年起任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所長。


主要學術領域為教學論、教育研究方法、課程論、教育學原理研究和基礎教育改革。先後主持湖北地區學校整體改革實驗、主體教育實驗、參與“新基礎教育”發展性研究和成型性研究;主持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全國教育科學“九五”國家青年課題、國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規劃一般重點課題、國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規劃2013年度教育學重點課題《教育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及推進路徑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規劃教育學重大招標課題《我國教育2030年發展目標及推進戰略研究》;主持2003、2008、2011、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專案和2008年上海市教委科研創新重點項目。在《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學術月刊》、《教育研究》、《教育發展研究》等CSSCI來源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60餘篇,撰寫出版學術專著10余部、主編本科及研究生教材10余種。於1998、2002年兩次獲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2006、2008年兩次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1、2016年分別獲第四、五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2003、2008年兩次獲上海市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優秀論文獎、2014年獲上海市第十屆鄧小平理論研究和宣傳優秀成果二等獎。


代表性學術成果

《中小學教學模式》(1990)、《全球化進程中的學校變革》(2004)、《轉型與變革——中小學改革與發展的方法論》(2004)、《教育研究方法》(2005)、《教學論》(2007)、《教育學基礎教程》(2010)、《整體轉型:當代學校變革新走向》(2012)、《我的教育信條》(杜威著,與羅德紅合譯)(以上為專著、譯著與教材);《立場反思:教育學與哲學科學的對話》(2005)、《教育現代化:理論與技術的對話》(2006)、《新課程實施中若干問題的反思》(2007)《基礎教育研究聚焦何處》(2008)、《科學化的夢想與回聲——基於反思的教育實驗觀重建》(2008)、《以終身教育反思中國的基礎教育》(2009)、《義務教育內涵式均衡發展路徑分析》(2009)、《學校領導與管理變革的探索與反思》(2009)、《促進學生成長的學校制度建設》(2010)、《教育學研究的“實踐情結”》(2011)、《“濡化”與“涵化”:中國教育學內涵更新的機制探尋》(2011)、《變革進程中學校決策與發展的基本走向》(2012)、《長江文化共識下學校文化建設的思路探尋》(2012)、《中國社會發展之教育基礎的價值尺度:從“全民終身學習社會”的視角》(2013)、《自覺、自信、自強:學校文化建設的思與行》(2013)、《公平取向下義務教育發展的評價指標探究》(2013)、《中國教育公平指標體系研究之探討》(2013)、《從現在到2020年:中國教育離現代化有多遠?》(2014)、《探尋區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新機制——以集團化辦學為例》(2014)、《教育現代化評價之核心指標三問》(2015)、《為促進教育過程公平尋找合適的“尺度”》(2015)《眺望2020破解教育基本現代化推進難題》(2016)、《教學品質改進的再理解與再行動》(2016)、《暢想2030:中國教育現代化的未來圖景》(2016)、《關注學校內部公平的指數研究》(2016)、《評價導引下中國教育現代化路徑求索——基於蘇南五市和重慶的教育現代化調研》(2016)、《反思教育現代化指標體系》(2017)、《成為課程領導:優秀教師成長的新境界》(2017)、《在深度學習與自由課堂之間保持張力》(2017)、《找到教育與社會的“共振頻率”》(2017)(以上為論文)。





 
瀏覽次數:505